以下是2074天前的记录
智能交通
1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盘点他国照明亮化智慧城市的高招
物联中国 (0)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直接带动了城市道路照明灯具的增加,催生了智能化道路照明管理和智能化照明资产运维的需求。”飞利浦照明中国区专业渠道总经理项迪铭表示,智能化道路照明具备近乎完整的城市覆盖以及灵活复合各种智能传感器的优势,让智慧城市的感知网络可以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步完成搭建和部署。 智慧城市可能是全球**城市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信息技术必将发挥关键作用,城市照明的升级也势在必行。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已经实现的智能城市照明,很酷的同时又很环保。从这些经典案例中学习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智能城市照明系统。 美国智能照明街区 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不仅拥有好莱坞和星光大道,还具有城市级的智能照明系统。从2009年开始,洛杉矶就将城市内原有的14万盏高压钠灯改为了LED路灯,同时安装远程控制系统,据说这项举措可让城市每年节约大约700万美元电费。 2016年,洛杉矶又安装了100盏飞利浦SmartPoles路灯。SmartPoles路灯由LED节能灯泡和爱立信开发的4GLTE无线通信技术集成,可以提供无缝、无线4GLTE服务连接,通过数据技术促进网络增加
各种新技术大肆输入加速驱动安防升级
物联中国 (0)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去年5月出台意见中提出2020年实现公共**视频监控的全域覆盖和全网共享,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视频监控行业将迎来巨大变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视频监控行业也正在接受来自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AI等**技术的“洗礼”。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加速建设、智能交通等大型视频监控项目中,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平台都已经成为标配。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人们正在享受着安防监控带来的**感。安防监控除了可以对正在发生事件的实时记录外,还可以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提取其中信息(如车牌、人脸、动作分析),从而进行视频推送预警、实现预防。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犯罪于未遂”的作用,将犯罪扼杀在摇篮中。 基于GPU运算的方案、人脸识别、大数据应用等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在公共**领域尤其是视频监控技术应用领域,“AI+安防”应用已经落地。基于GPU运算的方案、人脸识别、大数据应用等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可以说,安防监控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重大转型。各种新技术的大肆输入,加速驱动着智能监控技术升级,向更高层级进化。与此同时,行业用户对视频监控也提出更多需求,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催生出不同的用户需求。
以下是2076天前的记录
智能交通
2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刚刚!行业大咖汇聚在华南智能交通论坛
赛文交通网 (0)
2017年9月20日,由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和赛文交通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2017)华南智能交通论坛在广州卡威尔酒店成功召开,大会得到了2017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业大赛组委会和香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协会的支持。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围绕“聚·变”为主题,以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交通运输信息化和互联网交通信息服务为切入点,汇聚业内各界大咖交流国内外交通科技动态、分享市场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经验、探讨行业新技术和商业模式。论坛***吸引了近300位行业同仁参加。 大会首先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领导致辞,并由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蔡启文会长致欢迎辞,还有由广州省领导、行业权威专家、企业领军人物等大咖的精彩演讲。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IT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家王笑京现场发表了《新一代智能交通助力交通变革》主题演讲,王笑京首先从中国ITS进入的新阶段开始介绍了下一代ITS的方向和内容,然后对未来技术(互联网)+交通做了详细分析,*后对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展开了讨论。 广东省交通运输档案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郑治勇在《推进一站式广东交通信息服务新生态建设》主题
人工智能唱主角智能交通行业酝酿“井喷”
物联中国 (0)安防新闻 随着交通卡口的大规模联网,汇集了海量车辆通行记录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调整红绿灯间隔,缩短车辆等待时间等举措,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智慧交通覆盖了智慧停车、智能公交、共享汽车、交通大数据等领域,其中,智慧停车势头凶猛,被视为缓解停车难、治理城市拥堵的头号旗手。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分析及深度学习比较成熟的应用技术以车牌识别算法*为理想,虽然目前很多厂商都宣称自己的车牌识别率已经达到了99%,但这也只是在标准卡口的视频条件下再加上一些预设条件来达到的。在针对很多简易卡口和卡口图片进行车牌定位识别时,较好的车牌识别也很难达到90%。不过随着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应用,这一情况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城市民众的出行偏好、生活、消费习惯等方式,分析出城市人流、车流的迁移与城市建设及公众资源的数据。基于这些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城市规划,特别是为公共交通设施的基础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在无人驾驶车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点就是图象识别,通过图像识别前方车辆、行人、障碍物、道路以及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识,这项技术的落
智能驾驶时代来临车联网有望迎来全新发展
大众证券报 (0)随着智能驾驶发展,作为智能驾驶技术重要支撑的车联网正在步入新时代,从功能化车联网、手机互联+智能后视镜等终端的移动互联车联网应用,到向着智能化、主动**的方向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终端硬件的**由手机拓展到汽车,对于传统的汽车行业而言,软件和系统的变革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并重新切割市场利益格局。建议关注具备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及产业链资源优势的企业、智能交通大数据和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以及掌握执行层技术并积极布局ADAS系统和车联网的企业。 事件驱动◆车联网通信技术*快明年启用 随着智能驾驶发展,作为智能驾驶技术的重要支撑的车联网正在步入新时代。近日有消息称,《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下称《指南》)已经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士介绍说,车联网是两化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传统汽车工业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车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不久前,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开始对LTE-V2X(基于LTE技术的车联网通信技术)频率验证进行外场测试,若如期完成则有望*早在明年投入商用。 伴随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车联网产业相关
智能交通应用遍地开花 深度探索推进市场发展
搜狐-NEPCON订阅号 (0)智能交通正处在产业发展“井喷”临界点,更多的政策支持也在酝酿之中。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近日赴杭州开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智能交通发展专题调研,预示着政策层面对智能交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其承受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交通流量急剧增长,也使得“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交通通行效率低下、尾气污染和交通事故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导致高速公路及城市交通面临通行效率低下、**故事频发、大气污染加剧等日益严重的问题,我国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极为迫切。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应用载体,要真正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才能真正实现智慧生成、信息融合、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智慧城市的本质内涵是基于信息化、高于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同时做好智慧交通配套的智慧管理。另一方面,从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来讲,智慧城市和智
张劲泉:道路智能交通的三大趋势
电池中国 (0)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逐步应用,交通体系与出行方式变革已经开始。为了促进了新业态成长,呼唤相关政策、法律、标准的调整,2017年9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交通变革与智能出行”主题论坛在江苏常州举办。 当前,新一轮科技**蓄势待发,一大批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巨大技术变革正在孕育。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道路智能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深度应用,将驱动道路交通运输实现精准管理和信息服务,北斗定位导航、移动互联网,高精度地理信息等系统,将成为推动建设新一代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交通运输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将不断涌现。 2016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今年交通运输部启动了《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鼓励政府和企业,中央和地方,资本和技术全方位合作,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我国道路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促进行业**能力的提升。 智能化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交
以下是2081天前的记录
智能交通
3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人工智能是如何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
ITS智能交通网 (0)
在智能交通行业“井喷”以及各大挑战的共同作用下,政策支持也在酝酿之中。据了解今年以来,发改委基础司频繁调研智能交通,具体内容涉及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北斗系统交通行业应用、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化等多个方面。而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赴杭州开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智能交通发展专题调研,预示着政策层面对智能交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随着交通卡口的大规模联网,汇集了海量车辆通行记录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调整红绿灯间隔,缩短车辆等待时间等举措,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城市级的人工智能大脑,实时掌握着城市道路上通行车辆的轨迹信息,停车场的车辆信息以及小区的停车信息,能提前半个小时预测交通流量变化和停车位数量变化,合理调配资源、疏导交通,实现机场、***、汽车站、商圈的大规模交通联动调度,提升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为居民的出行畅通提供保障。 车牌识别是人工智能应用*理想的领域 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分析及深度学习比较成熟的应用技术以车牌识别算法*为理想,虽然目前很多厂商都宣称自己的车牌识别率已经达到了99%,但这也只是在标准卡口的视频条件下再加上一些
以技术为契机开创智能交通新阶段
ITS智能交通 (0)在智能交通行业“井喷”以及各大挑战的共同作用下,政策支持也在酝酿之中。据了解今年以来,发改委基础司频繁调研智能交通,具体内容涉及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北斗系统交通行业应用、集装箱铁水联运信息化等多个方面。而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赴杭州开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智能交通发展专题调研,预示着政策层面对智能交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随着交通卡口的大规模联网,汇集了海量车辆通行记录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调整红绿灯间隔,缩短车辆等待时间等举措,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城市级的人工智能大脑,实时掌握着城市道路上通行车辆的轨迹信息,停车场的车辆信息以及小区的停车信息,能提前半个小时预测交通流量变化和停车位数量变化,合理调配资源、疏导交通,实现机场、***、汽车站、商圈的大规模交通联动调度,提升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为居民的出行畅通提供保障。 车牌识别是人工智能应用*理想的领域 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分析及深度学习比较成熟的应用技术以车牌识别算法*为理想,虽然目前很多厂商都宣称自己的车牌识别率已经达到了99%,但这也只是在标准卡口的视频条件下再
交通“梗阻”之疾如何**?智能信号灯..
物联中国 (0)相信不少人都有被堵在路上的体验。如果您着急走,那就主动拨打交通事故**“122”向交管部门报告;如果您不急,那就等着交警在后台查看视频监控摄像头,然后前来疏通。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都相对被动滞后。如何让堵车的报警也像烟雾报警器一样灵敏? 交通拥堵作为“城市病”之一,不但从一二线城市往三四线城市蔓延,而且“病情”也变得日益严重,由此给社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各地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限号、限行、限购等等。然而,当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果被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日渐抵消,很多人开始思考解决问题新的办法和途径。*近各地区都在采用“智能信号灯”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时间,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 在交通高峰期,信号灯路口极易发生拥堵甚至堵死的情况,单个路口的拥堵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可能升级为整个区域的交通瘫痪。然而,在传统条件下,信号灯路口的交通监测主要依靠人工,相对被动和延后,等交通部门发现的时候,或许车已经堵起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信号灯”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号灯配时智能化控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无疑为道路拥堵问题开出了良
智慧城市万亿市场空间催生智能停车商机
InfoComm (0)众所周知,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导致高速公路及城市交通面临通行效率低下、**故事频发、大气污染加剧等日益严重的问题,我国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极为迫切。 据市场预计,全球智慧城市的总体市场规模在未来十年将以24.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于2025年达到约2.45万亿美元。这当中,智能交通的市场预计将从2016年的720.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207.6亿美元,于2016-2021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5.1%。 智能票务的市场大饼 智能交通市场,广范还包含了智能票务、停车管理、乘客信息、交通管理、综合监管和保险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服务等,在增强公众的综合**和集成**系统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智能票务,在接下来将会是智慧城市产业的一大块市场大饼,业界甚至预计到了2020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的庞大规模,毕竟,包括智能票务在内,智能交通将会是世界各地区走向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 在后端服务方面,除了规划和咨询、集成和基础设施监控和管理之外,还包括智能道路、智能铁路、停车管理、交通管理和自动驾驶员指导系统、货运管理、运输数据管理、乘客出行和乘客管理预
以下是2096天前的记录
智能交通
4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城市出行三大趋势:“三化”融合化矛盾
新能源汽车报 (0)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之中,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之间产生了冲突,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互联网+”出行带来的冲击、共享出行模式的崛起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深刻影响,城市交通出行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变革需求。 目前,城市交通出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拥堵加剧,出行效率低;道路交通资源日益紧张;居民出行需求难以被满足;排放加剧城市环境污染。未来,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将是城市出行变革的主要趋势,并将从不同角度解决城市交通出行的问题和矛盾。 “三化”需融合 电动化出行能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辆12米纯电动公交年运行7万公里,每年能够减少1000kg的雾霾量;1辆纯电动出租车年运行15万公里,每年能够减少400kg的雾霾量。 智能化出行有利于交通**提升和节能减排。据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施,能够减少30%的燃油消耗和26%的废气排放量,智慧交通的应用预计能使高峰时期拥堵路段的通行能力、交通运输能力翻几番,交通事故率也可降低80%。 共享化出行缓解了交通资源紧张问题。车辆共享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潜
智能交通迎井喷期利好政策持续跟进
中国智能制造网 (0)安防新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交通领域,智能交通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在智能交通行业“井喷”以及各大挑战的共同作用下,在未来几年智能交通产业有望迎来更多政策支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交通领域,百姓的出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有利于管理部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智能交通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也意味着其前景日益明朗,发展形势大好。近些年智能交通行业随之踏入市场需求快速扩容阶段,并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交通运输业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形成具有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运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存在多种制约瓶颈亟待突破。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企业众多,品牌杂乱,产业链整合难度很大;二是企业规模小,发展时间短,市场竞争力薄弱。就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为例,就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前端设备点位增加,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管理人员仅忙于应付设备故障,无暇他顾;其次,标准和技术规范尚未明确。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
人脸识别如一夜春风来有望在多领域实现..
中国智能制造网 (0)让城市交通运营更“聪明”,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一大趋势。9月5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广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报告(2017)》(广州城市蓝皮书)公布了《广州智能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下称“报告”)。报告中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广州智能交通的发展需求,并以广州智能交通发展基础,提出了相关发展的目标与思路,包括建议引入人脸识别、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采集。 在前些年,人脸识别技术似乎还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标配”技术,然而近两年来,这一技术的商用化进程令人吃惊,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成功应用。 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但今年的进步格外明显。就手机而言,**屏即将普及、AI芯片也得以应用、面部识别同样会席卷而来。作为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面部识别具备**性更高、识别速度更快、不惧手指蜕皮等诸多优势。 在日前举行的“2017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产业**大会”上,国务院参事、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人与智能机器互动的时代正在到来,从人脸识别领域切入,平台机制将发挥巨大作用。智能机器不断向人类学习,会给人
人脸识别如一夜春风来有望在多领域实现持续增长
安防帮 (0)安防新闻 让城市交通运营更“聪明”,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一大趋势。9月5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广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报告(2017)》(广州城市蓝皮书)公布了《广州智能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下称“报告”)。报告中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广州智能交通的发展需求,并以广州智能交通发展基础,提出了相关发展的目标与思路,包括建议引入人脸识别、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采集。在前些年,人脸识别技术似乎还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标配”技术,然而近两年来,这一技术的商用化进程令人吃惊,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成功应用。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但今年的进步格外明显。就手机而言,**屏即将普及、AI芯片也得以应用、面部识别同样会席卷而来。作为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面部识别具备**性更高、识别速度更快、不惧手指蜕皮等诸多优势。在日前举行的“2017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产业**大会”上,国务院参事、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人与智能机器互动的时代正在到来,从人脸识别领域切入,平台机制将发挥巨大作用。智能机器不断向人类学习,会给人们的
以下是2102天前的记录
智能交通
5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面对BAT等跨界巨鳄 安防需内外兼修
中国安防展览网 (0)依托海量的用户基础和技术支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跨界巨鳄正在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通过支付宝等互联网巨头提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城市居民能在线享受缴纳水电费、交通路况查询等服务。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等巨头还热衷于给城市安装“智慧大脑”。城市大脑能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感知城市路况,并根据拥堵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从而缓解城市堵况。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领域,安防企业正迎来强势踢馆者。 对于安防企业来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跨界巨鳄或将是比行业大佬还可怕的对手。行业应当意识到,有时候来自外界的的**思维有时比内部更加可怕,他们更具颠覆性,对行业的冲击往往不可估量。尤其在技术变革之际,跨界新兵凭借新思维,掀起的行业**,将严重冲击老牌企业地位。BAT等巨鳄的入局,在智慧城市领域掀起的波澜值得警��。 是什么在吸引跨界玩家争抢智慧城市这块大肥肉? 一方面,智慧城市市场体量巨大。根据住建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千亿大关。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上升至6万亿元,并在四年后达到18.7万亿元规模
谷歌加力布局智能家居平台标准建设重要..
digitimes (0)随着智能家居的走热,包括苹果、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加大了这一领域的布局。8月30日,谷歌在IFA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宣布,今年GoogleAssistant语音助手将进军家电市场。谷歌称,通过与GoogleAssistant相整合,将来洗衣机、烘干机和吸尘器等家电设备将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来控制。例如,如果你想让洗碗机来刷碗,可以说:“OKGoogle,洗碗”,之后,洗碗机就会启动。谷歌称,将与LG等公司合作来开发这些新产品。 智能家居市场产品品项及品牌交错复杂,使用者程度落差大,物联网标准不一的问题,恐怕将会成为智能家居市场成长的*大阻力。但随着越来越多联网设备及业者加入智能家居市场,通讯标准不一的问题可望逐步减少。 不管是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或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都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物联网的发展脚步,却因为欠缺统一标准,导致各厂商的物联网装置不能互通,无法进行跨品牌跨接,导致市场发展裹足不前。 物联网标准不一的现象,如果是发生在智能制造或智能交通等工商业应用,由于应用环境较为封闭,除了采购范围可能因此受限外,克服产品兼容性及应用接口复杂化的问题机会较大,但如果是产品品项及品牌交
人脸识别如一夜春风来 有望在多领域实现持续增长
中国智能制造网 (0)让城市交通运营更“聪明”,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一大趋势。9月5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广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报告(2017)》(广州城市蓝皮书)公布了《广州智能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下称“报告”)。报告中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广州智能交通的发展需求,并以广州智能交通发展基础,提出了相关发展的目标与思路,包括建议引入人脸识别、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采集。 在前些年,人脸识别技术似乎还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标配”技术,然而近两年来,这一技术的商用化进程令人吃惊,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成功应用。 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但今年的进步格外明显。就手机而言,**屏即将普及、AI芯片也得以应用、面部识别同样会席卷而来。作为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面部识别具备**性更高、识别速度更快、不惧手指蜕皮等诸多优势。 在日前举行的“2017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产业**大会”上,国务院参事、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人与智能机器互动的时代正在到来,从人脸识别领域切入,平台机制将发挥巨大作用。智能机器不断向人类学习,会给人们的生活工
以下是2106天前的记录
智能交通
6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初步会议日程9月20-21日广州第三届华南..
赛文交通网 (0)
华南地区一直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重要的区域,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投资,每年都呈现高增长的态势。2016年广东省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和市场规模均在**前列。 9月20-21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三届(2017)华南智能交通论坛以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交通运输信息化和互联网交通信息服务为切入点,组织业内各界学习了解国内外交通科技动态;分享市场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新技术、商业模式。 指导单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赛文交通网(www.7its.com) 支持单位2017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业大赛组委会,香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协会,ITSSingapore,广东省交通运输档案信息管理中心 特别支持单位信控中国精英俱乐部,TVOICE 场外活动支持广州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广东振业优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活动合作伙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创中天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利通信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奥杰智能科技有限
迎接智能交通时代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蓝鲸TMT (0)自从谷歌AlphaGo先后与人类**棋手大战几个回合并全部大胜之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即将到来。 事实上,人工智能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而随着近些年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初的技术概念设想阶段,逐步走到了实质性的应用阶段,这可能对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目前不仅每个国家都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放在首要位置,而且各个行业都开始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进展。因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可能对行业生态的各个环节产生巨大的变革影响,甚至将重塑整个行业。 汽车AI进化的终局,人类将进入到智能交通时代? 一直走在技术变革前沿的汽车产业自然首当其冲。实际上,汽车工业诞生百年以来,一直都在依靠技术进行进化。而自动启动、自动变速、巡航控制系统等这些已经在汽车上成熟使用的技术更是汽车AI技术的雏形。 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随着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开始陆续出现,自动���驶系统已经逐渐成为新一代汽车的标配。不过,AI技术对于汽车产业的渗透,并不仅仅等同于无人自动驾驶。 如今,AI在汽车领域已经无处不在,包括模型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