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监管法规和技术都要跟上节奏

分享到:
128
下一篇 >

安防新闻  2017年开始还没两个月,无人机干扰民航班机起降事件就频频发生,涉及云南、广东深圳、四川、杭州、台北等地的多个民航机场。尤其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净空区出现的一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一架无人机离飞行中的客机仅有50至70米,让人惊出一身冷汗。为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都于近日公布了机场净空保护区范围,并着重提示无人机不能在净空区内飞行。

近年来,随着技术成熟和制造成本持续降低,无人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在各个行业领域大显身手,从春晚舞台到物流送货,从广告营销到航拍植保,无人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欢乐。不过,“黑飞”的无人机却也引发了诸多**问题。

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发布的净空区域保护图可以看到,机场净空保护区域为每条跑道两端20公里、两侧10公里范围,涵盖顺义、朝阳、通州、怀柔与昌平五个区域。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则为4条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两端外各20公里围合组成的矩形区域范围。两个机场的净空区覆盖范围还是比较大的,之所以要划定该范围,就是为了避免无人机在该区域引发重大**事故。据首都机场介绍,一只重0.45千克的鸟与飞行速度为960公里/小时的飞机相撞,将产生21.6万牛顿的力;如果飞鸟重量增加到1.8千克,那么二者相撞产生的冲击力将比炮弹还大。目前,消费级无人机重量一般为1.5千克到150千克,通常由质地坚硬的材料构成,它们与无人机相撞的话,将产生更强的破坏力,可能会带来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在对公共**造成危险的同时,还有无人机甚至擅自闯入**敏感区进行拍摄,更是对国家**造成了威胁。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无人机大多数都处于“黑飞”状态,无资质、未申请空域的遥控无人机违规飞行事件频繁发生,即使抓到“黑飞”的无人机,但是没有经过实名登记,也很难找到操作者或责任人。

对无人机的监管跟上无人机的发展节奏,是当务之急。虽然国内相关机构陆续出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空中交规”,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人机拥有者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很少,他们只要不去机场等敏感区域附近飞行,基本没人管,飞行能否保证**,全靠自觉。

对此,有专家认为,可以尝试和手机实名登记类似的措施,在购买无人机时采取实名登记,这样能够对无人机的操作者进行系统的监管,一旦发生**事故,还能追溯找到责任人。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该国要求所有无人机用户都必须向美国航空管理局注册,对无人机禁飞的区域也有详细规定。

除了法规和监管,对无人机在技术手段上的限制也很重要。无人机“黑飞”带来的危险性让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必须针对无人机的特性推出有效的打击措施,各国在无人机反制技术方面,也是五花八门。

美国有公司推出了用于迫降无人机的DroneDefender电子枪。这款枪将一个电子干扰器安装在**的框架上,一旦扣动扳机,干扰器会向无人机发射全频段的干扰信号,使无人机脱离操作者的控制,接收不到控制信号而自动降落到地面。荷兰和法国军方更是脑洞大开,通过训练老鹰来应对非法进入市区上空的无人机。法国军方正在训练4只金鹰来应对无人机,防止这些无人机进入敏感地带。法国空军认为,应对无人机,老鹰要比使用枪支更有效果。另外,还有国家研发出电子围网拦截技术,这个电子围网形成一个空中的立体屏障,会扰乱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让其不能再继续飞入,但也不会导致其掉落,只是将其“反弹”出去。

无人机**厂商大疆对于国内无人机**飞行技术的思考也值得借鉴,它主要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为无人机划定严格的机场禁飞和限飞区域。在禁飞区域内不能起飞;在限飞区域内严格限制飞行高度。二是无人机**使用ADS-B接收机等载人飞机预警系统,收到的民航飞机信息在进行数据保护处理后提示用户,警示用户载人飞机的存在;在中国国内,在必要时强制无人机下降高度或降落避让。三是无人机配备一机一码的标志码。四是无人机飞行信息可实时接入管理系统,监管部门也可使用特殊设备对误闯入相应区域的无人机进行查询、记录。

无人机是一种新兴事物,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目前,无人机保有量还不像汽车等交通工具那么大,因此所造成的危险也只是初现端倪,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时间,从法规和技术两方面实现有效监管,兴利除弊,在保证**的基础上真正将无人机产业推向更宽广的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 首页推荐 行业新闻 时事速递 智慧城市 安防百科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