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律的搞起了智能交通早晚高峰变短了

分享到:
116
下一篇 >

       他是名交警,虽然不在十字路口执勤,但坐镇机房、运筹帷幄,让平均每个人等红灯的时间都缩短了几秒,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行效率都更高了;行人看不到他,却从他主持开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受益。

    他是名交警,虽然不在十字路口执勤,但坐镇机房、运筹帷幄,让平均每个人等红灯的时间都缩短了几秒,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行效率都更高了;行人看不到他,却从他主持开发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受益。他就是苏州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副中队长林玉峰。这位腼腆儒雅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走上交警的岗位,现在做着“互联网+”智能交通的事业,被称为苏州警界的“科技奇才”。

工作中的林玉峰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施向辉摄

    学法律出身,成了“马路专家”

    “计算机是我从小的爱好,后来学法律、当警察也是我自己选择的。能把两件喜爱的事情结合起来,还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林玉峰出生于1985年,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毕业后,他在苏州工业园区交警的岗位上,已经工作十多年了。刚工作的时候,警队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出于爱好,他自学计算机技术,参与编写、开发了数十套警务信息化系统。

    这些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交通管理逐步走进“互联网+”时代,林玉峰的专长正好顺应了这一变化。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启动智能交通建设。林玉峰花了两年时间,弄懂了这套系统。后来,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交通团队组建,这个团队现有50人左右,非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出身的林玉峰,担任着团队组织者。

    智能交通系统,让行人少等几秒红灯

    经过6年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交通系统终于顺利运行。几年前,苏州媒体报道过,在智能交通系统的调节下,一个小女孩求医的路上一路绿灯。可采访中,林玉峰却不愿多提,“这是一次特殊的、违背规则的应急处理,不适宜推而广之。如果所有人遇上紧急情况,都要求‘一路绿灯’,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智能交通系统真正的价值在于,把现有道路的潜力发挥出来,提高运行效率,“让早晚高峰持续的时间缩短,让平均每个人等红灯的时间都缩短几秒钟。”这需要多路口自动协调,并在紧急情况下适当干预。

    “所有道路上,有多少车在等红灯,我们是知道的,信号灯会根据这个数据自动调节,‘按需分配’。”林玉峰介绍。在系统的监控画面中,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有车辆在等红灯的路口,会有红线标示。红线的长短代表等红灯车辆多少;车开始动了,红线就会相应地缩短。这套系统能清楚地分析拥堵原因,并了解造成拥堵的车辆来源,做出相应调整,比如调节信号灯时间、适当改造道路等等。

    当选“*美警察”,团队伙伴为他点赞

    从一个人组建一个团队,林玉峰一直负责统筹协调苏州工业园区的智能交通建设。2016年12月,林玉峰被评为“江苏*美警察”。民警曹健与林玉峰共事将近十年了。林玉峰的敬业和钻研精神,一直令曹健很佩服。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交通项目组工作人员池敦政,来自苏州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在林玉峰领导的团队中,提供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外包服务。“作为合作伙伴,林玉峰会从实际出发安排工作,跟我们一起讨论、梳理思路,也很关心我们的意见。”池敦政说。

你可能感兴趣: 时事速递 图片 智能交通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