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上海道路拥堵充分利用现代化智能交..

分享到:
102
下一篇 >

    每个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会觉得上下班高峰是个灾难。诗在远方等着,我却苟且地堵在路上。在上海,由于大家的上班时间都差不多,所以一到高峰就拥挤不堪。统计显示,早高峰时,上海8条轨交线路高峰断面满载率超过100%,人民广场、世纪大道等多线换成的枢纽站高峰客流密度2.5人/平米,基本上就是人贴着人。而且堵的不只是市中心,2015年,上海市快速路常发性拥堵区段达到9个,中心城地面道路常发性拥堵区域14个,而且,常发性拥堵区域呈现出以中心区商业办公为主的区域,逐渐向内中环区域扩展。

    为何会这么堵?可谓地不利,也有人不和。先说地不利,首先是地铁的长度和密度还不够。在上海市中心城及重点开发区域,无论是地铁的网络密度还是站点密度都还比较低,仍有部分区域没有被轨道交通覆盖。而在轨道没有覆盖的区域,公交线网的布局调整相对缓慢,骨干线、区域线、驳运线三级线网层次不够清晰。

    而且,现在上海汽车数量增加太快,但是道路增加没那么快。《2015年上海城市交通运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已注册的小客车达247万辆,同比增长13%。随着小客车拥有量的增加,上海快速路早高峰时段车速由初期的提升2-3公里小时,逐步下降到了只提升0-1公里;晚高峰时段车速由初期提升4-5公里小时逐渐下降至提升0-3公里。此外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又给交通雪上天霜。比如交叉口的SCATC系统、道路交通指路系统、动态信息诱导系统等,都和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再就是人不和了。其实,很多拥堵都是不必要的,比如因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争道抢道、超速、占用公交专用道现象普遍。而且,现在交通违法成本很低,交警部门也因为人力有限,导致综合执法严。

    如何破解上海交通拥堵,疏通城市交通运输管道,借鉴国外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经验,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电子及传感器技术等,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为市民提供**、便捷、通畅的道路服务。

    一、建立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

    上海可以采用国际先进的信号控制技术,结合本市特点,构建完善的信号控制解决方案。例如,构建全新的交通指挥中心,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路口信号机状态和车辆通行情况,通过智能计算生成多路口协调工作的配时方案,从而对路口组成进行控制,确保交通流量的*大化。特别是遇到重大交通事件时,能够及时反应、科学指挥,确保城市的整体畅通有序。

    此外,可以创建新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区域信号控制时间,从而改变当前交通灯变化时间固定设置的弊端。

    二、建立智能出行管理预报系统。

    现在,各种手机地图都有“实时路况”功能。然而,由于信息滞后,许多情况下当驾驶员发现堵车时,已经深陷滚滚车流之中,来不及改道。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旧金山开始试行一个新的智能出行需求管理系统。这个名叫“智慧出行”的系统中有一个堵车预警系统,通过收集每辆汽车的GPS信息及路面的车辆感应数据,来预测哪些路段可能会造成车流剧增。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可以提前半小时以上就获悉交通路况预报。

    三、建立智能公共交通运营系统。

    公交优先是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但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公交车行驶时间长、时效难以精准确保,从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为此,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公交车优化智能信号通过系统。如美国洛杉矶的公共汽车信号优先技术系统,就应用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技术来提高公共汽车运行速度。主要的方法是,对交叉口的晚点公共汽车提前给予绿灯。

    此外,还可更多地建立智能公交车到达时间预测系统。欧洲许多车站都有提示到达时间的设备,这给那些没有智能手机的人提供了方便。同时,其背后的精神可能比设备和技术本身更值得学习,那就是要为所有人着想。

    四、建立智能商用车辆运营系统。

    在发达国家,商用车辆营运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领域。一个有效的商用车辆运营系统,应该包括各种出租车、网络预约车、电话预约车、专车等从事人员营运的车辆,还包括从事物流的车辆。

    近些年,出租车市场得到很大的发展。然而,出租车运营仍然存在空载时间长、上下班高峰供不应求、打车费用上涨、出租车管理和服务有待加强等问题。从英国、荷兰、爱尔兰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开展出租车“合乘”试点,对于解决打车难、提高道路使用率和司机的经济效益都有好处。而一个有效的城市商用车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政府有必要在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扶持。

    对网络预约车、电话约车进行同一平台管理,也是提高车辆、路面使用率的重要组成。应强化细分市场管理,在网络约车的资质、**、服务、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做好管理与服务,确保乘客的人身**和合法权益。

    在物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背景下,货物运输的速度和效率正越来越重要。应实时监测车辆、货物和驾驶员的情况。可与营运车队管理系统和路侧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集成,主要应用技术包括无线通讯、车辆自动定位和车辆自动监控技术等。

    五、建立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解决停车难是交通综合治理补短板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许多路段的堵塞都是因违法停车造成的,因此有必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

    一方面,加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步伐。根据上海城市特点和布局,建议在大型商场、医院、学校附近建设立体停车场,白天供医院等用,晚上供附近居民使用。为此,应建立停车场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建设,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空车位引导信息、停车场出入**通信息等。

    另一方面,合理规划和使用支马路两边的停车位置。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的非主干道都设有自动缴费的咪表系统,而且对时段和区域有严格规定。

    (作者为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特聘研究员)

你可能感兴趣: 时事速递 图片 智能交通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