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布下近万个摄像头监控辖区

分享到:
点击量: 286300 来源: 羊城晚报
      年关将近,面积90.45平方公里、常住���口143.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超过40万)、有着典型城乡接合二元特征的海珠区,家家户户不得不多个心眼:在家怕偷,出门怕抢。可真要上大街看看,就会发现如今出街的女性,不仅大方地用起了拎包、挎包,还戴起了金银首饰。街坊们都说,治安越来越好了,被偷被抢的事情听得少了,无论在家还是出门,**感都大大提升。

  有数据为证,2007年,海珠区全区抢劫案下降30.2%,抢夺案下降49%,入屋盗窃案下降13.9%,刑事案下降12.3%。

  今天,又有好消息传出,海珠区先后投入5500万元,**完成了新建8465个、升级改造1368个摄像枪的任务,在全市率先布下了**视频监控网。其中,所有的城中村也都已完成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和改造,真正建成了一张覆盖全区各个角落的全天候治安视频监控网络。“火眼金睛”下,犯罪分子将无处遁形,群众们今年过个“**年”有了保障。

  天眼下

  居民在家敢开门了 歹徒出手就被抓了

  群众感到踏实安宁

  1月1日,夜风凛冽,从四川来穗打工的李良和几个老乡在租住的凤阳街康乐村的出租屋里打**。因为人多屋小,住在一楼的他把大门敞开透透气。

  “过去,无论三伏还是三九,我们晚上从来不敢开门,遇到不知底细的人敲门,我们连应声都不敢。”李良说,如今村里的治安联防队员隔一会就会巡到门口,让他感觉特别**,“现在我们胆子大了,一些女老乡都敢在夜里串门。我们这里现在好多‘监控’(摄像头)。”顺着他的手望过去,一盏闪烁着红色信号的摄像头正在距屋子大门几米外的上空工作着。

  李良在附近一家制衣厂工作,他来广州已经近10年了,康乐村过去的“乱”,他见得多了。尽管是个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他还是习惯于和三四个以上的老乡群居在一起,“主要是怕出事,相互可以有个照应”。李良的担心并非多余,去年7月底,一起“滴血面包车”劫持**案就发生在康乐村。

 截至目前,康乐村已经安装了摄像枪152个,它们的存在不仅仅让李良这样的普通外来务工人员感到踏实,也让更多坐拥千万身家的生意人感到放心。从温州来广州中大布匹市场经营布匹生意的张伯,曾因为布匹仓库三次被盗而大动肝火,后来他不得不专门请人睡在仓库里看守。现在,他把自己的仓库也租在了康乐村,40多平方米,月租金5000元,虽然租金比过去贵了,但不用请人看了,**也更有保障,他说这钱出得值。

  海珠区沙园街的各个社区内,在昌岗街,在石溪村……处处可见老人孩童大手拉小手,悠然享受冬日暖阳的美好画面。

  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天眼”的震慑作用为百姓生活带来了一方安宁,仅去年一年,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就为警方提供了700余条线索,帮助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200余名,破获案件近200宗。

  去年3月13日,凌晨零时46分,两名骑着摩托车的男性在昌岗路上尾随一名年轻男性,随后飞车抢夺。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摄像头清晰地摄下,为警方的抓捕提供了直接证据。

  去年7月11日凌晨,江南大剧院门前,30多名年轻人从一辆悄然而至的大卡车上一拥而下,个个手拎铁棍,来势汹汹。在随后的几分钟内,他们来到附近的一家名为“劲舞台”的娱乐场所,与保安和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如果不是附近一支摄像头将画面收录镜头,这起群殴事件完全可能因为缺乏证据而无法处罚。

  去年6月底发生的曾轰动一时的前国奥队队员温某**案的破获,也归功于一个小小的摄像头。那只摄像头位于厚德路路口,案发当天,温某伙同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谢某与遇害人李某同时出现在厚德路路口,他们搭乘一辆出租车前往李某遇害的马涌旧沙轮厂工地方向。温某和谢某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诈称未与当事人谋面的谎言会在镜头前被戳穿;他们更不会想到,致命的证据是镜头里谢某身上的衣服与案发现场的一件血衣完全一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