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跨界的安防企业跨界之前你可看准了

分享到:
73
下一篇 >

安防新闻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受到的冲击,行业界限的逐渐模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原本的行业划分受到了****的颠覆。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前两年,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带来了安防行业思维方式和发展格局的转变,安防行业的跨界合作与升级成为安防行业发展常态。安防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纷纷跨界或正准备跨界到诸如智能家居、无人机市场、机器人市场、VR市场等等目前快速增长的市场领域。然而,说英雄所见略同也好,说盲目跟风也好,这些市场看起来是一片蓝海前程似锦,却在不知不觉中早已竞争激烈处处杀机。

无人机市场——大热行业死得快

曾经的蓝海已经竞争激烈

近几年,无人机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数量增长。有数据显示,2013-2015年这三年间,全球消费级、工业级无人机的总销量涨了三倍多:15万架、37.8万架和57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尤其迅猛,市场大小是工业级无人机的两倍左右,并且以每年50%的速度疯长。预计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航拍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安防市场约为150亿,电力巡检约为50亿,总规模将达750亿。

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无人机不在探讨范围内)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异常火热,目前在安防、电力巡检、环保、娱乐、农业、快递业等多方面均可见其身影。据统计,目前**一共400多家无人机公司,而这个数字在4年前,却还只是个位数。这些无人机公司中,不乏大疆**、亿航、昊翔、零度智控等等行业龙头企业,甚至还有如腾讯、小米等企业也在试图打进这一市场,其中光是大疆**一家便占据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

诚然无人机市场蛋糕不小,但竞争却更是激烈。再加上资本市场的过分青睐,跟风转型的搅局者越来越多,各个都希望能够分一杯羹。这样的行业热度下,这样的竞争格局下,短短几年时间过去,无人机市场早已不是我们当初所讲的那个遍地是黄金的蓝海市场了。不知道各位安企在考虑进行跨界转型的时候是不是需要更理性地进行思考呢?

你能直面这些风险吗?

无人机市场的商机吸引了众多创业公司的涌入,很多企业在面对这巨大的市场蛋糕时很难抵挡住诱惑,然而,企业在转型时,不妨先想想你能直面以下这些风险吗?

技术风险

目前国内无人机市场已经发展出了诸多花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花样机身背后同质化严重的内核。无人机行业本是高科技产业,但目前的发展来看核心技术却在逐渐走向雷同。国内企业的核心部件大多依赖进口,常常被上游芯片商卡脖子。产品同质化的背后,是市场问题,企业一窝蜂挤进整机市场,将核心技术慢慢弱化。

很多创业团队把无人机想象得非常简单,只是简单在开源的代码上稍做修改,就将产品投向市场,这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政策风险

无人机与传统的消费电子行业*大的差别是关系到生命**。特别是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颇受关注,甚至是大疆、小米等品牌的产品都时常面临炸机、摔机事件。

“无人机要达到100%的**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其它的交通工具也无法做到。要引入的是保险体制、监管体制、定责方式、仲裁方式,还有无人机标准及适航许可等。”有业内人士表示,无人机目前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政策完善之后一大批无人机公司将会消失。

资金风险

无人机并不是一门门槛低,投资少的生意。从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起步资金至少2亿元,产业链条较长,需要不断的融资。

所以企业在跨界到无人机市场之前,先对自己能否直面激烈的竞争?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吗?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吗?能否承受得住政策风险?是一件比作决定更重要的事。

机器人——诸多陷阱的热门市场

一哄而上导致恶性竞争

从2014年起,政府把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机器人产业诸多扶持,积极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国发布的2016-2020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了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2013-2015年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大的机器人市场。2015年,中国市场共销售了68459台机器人,比上年增长30.3%,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超过欧洲总和。

然而,尽管近几年机器人产业在中国迅速升温。甚至还有着政府加持的状况下,机器人产业也开始逐渐表现出令人担忧的隐患。在巨大的市场潜力诱惑下,机器人市场已经呈现出**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同时国内机器人产业存在过热隐患,有盲目发展的虚火。2016年初工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有800余家;2014和2015两年地方政府出台了近80项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中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多达42个,产业发展已然过热。

你能直面这些风险吗?

很多从业者把目前的机器人产业比做十几年前的手机,认为机器人的发展也会像之前的智能手机一样迅速,然而这种观点存在不少问题。机器人是一个大系统,有驱动、传感和交互,需要花很大的范畴和精力进行技术研究。所以在技术、资金、人才上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要比手机大得多,更何况目前还存在有政策和标准上的风险。

**能力不足,低端产品横行

目前来说,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总体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国产机器人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理念,缺乏面向企业及市场需求的问题非常突出。

国产机器人目前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主要生产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资金风险

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企业成本压力巨大。据了解,2015年,约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比之于外企,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以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

另一方面,机器人需要很长时间的资金支持进行研发才能使技术变得成熟,很多时候需要花三四年的时间,也许五年十年都不会有明显的回报,企业在进入机器人行业是要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

应用风险

目前,机器人被广泛应用的领域当属汽车产业,纵观机器人产业的各应用场景,*难以形成需求的还是贴近消费人群的服务类机器人。有消费者表示,大多数机器人都只会一些简单的表演,只是单纯地模仿人类的动作,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用途,不会让人有购买的欲望。

市场普及程度不高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价格。很多机器人的价格让人大跌眼镜,简单机器人玩具动辄就要几千元,更不用提安防、工业机类器人了。而且由于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无法规模化生产等等原因,商用机器人的价格目前还很难降下来。这就进一步阻碍了机器人的市场发展。

智能家居——大家都没玩转的热门市场

智能家居,近年来热得发烫。很多国内外的大公司纷纷吹响了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号角。近两年,我国家电行业在智能化方面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智能家电单品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智能化已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主题之一。

据市场研究机构IHS预测,到2020年全球市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连网白色家电的出货量将达到2.23亿台,如果把咖啡机、机器人吸尘器、电饭煲、微波炉等品类囊括进去,预计到2020年全球连网家电的出货量将达到7亿台。看起来一片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好气象,然而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你可能感兴趣: 首页推荐 行业新闻 时事速递 图片 智能家居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