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产业初期未形成产业生态标准制定任重道

分享到:
120
下一篇 >

    近期,谷歌和微软分别代表移动生态和PC生态发布了VR参考标准。谷歌Cardboard已经被DaydreamView替代,为了保证DaydreamView体验,谷歌针对手机的软硬件底层进行优化,并加入用于交互的遥控器。

    国内小米已经跟进谷歌移动VR方案,华为*新的手机也宣布支持Daydream平台。而微软发布VR显示器参考设计产品虽然低调,但从微软秋季新品发布会相关信息中可以看出微软高性价比的VR显示器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惠普、戴尔、联想、华硕和宏碁都将成为微软VR显示器的OEM厂商。

    科技巨头凭借生态优势切入VR标准,而国内相关标准组织也在积极开展VR标准相关工作。1月29日,**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环境数据表示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标委图形图像分委会,SAC/TC28/SC24)成立,下设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标准工作组,对虚拟现实硬件产品、应用软件产品、交互方式、接口等方面开展研究。

    3月,AVS标准工作组启动虚拟现实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研发,就虚拟现实内容表示、虚拟现实内容生成与制作、虚拟现实内容编码、虚拟现实交互、虚拟现实内容存储、虚拟现实内容分发和虚拟现实显示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4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在功能、性能、互通性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梳理,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并启动了VR/AR国家及行业标准征集活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张素兵透露:“我院已启动部分标准的立项,在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将正式启动虚拟现实标准化工作。”**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正研究《虚拟现实音频主观评价方法》、《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舒适度指导准则》、《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等电子行业标准立项建议。

    同样,信标委图形图像分委会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标准工作组也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交了《虚拟现实头戴式现实设备》系列标准、《手势交互》系列标准、《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VR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形成产业生态,内容制作、交互方式、硬件规格还在不断演进当中,VR标准的制定并不易。

    首先,虚拟现实头盔还在快速迭代当中,现在做标准比较超前。VR头盔舒适度感知因人而异,受个人主观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很大,VR标准不一定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体验的*低要求。但是VR头盔标准需求非常急迫,甚至一些非专业人员也想做VR头盔标准。翁冬冬指出,为了不限制行业发展,头盔规范设定会宽泛一些。而且头盔标准只能从技术参数和测试方面去设定,无法完全保证VR体验,因为体验还涉及主机性能、内容设计等。VR体验部分会在舒适度标准中进行规范。

    其次,现在VR技术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以空间定位技术为例,有的厂商采用红外定位方案,**度高,但是过于昂贵;有的厂商采用激光定位方案,精度比较高,但安装比较繁琐;还有的厂商采用可见光定位方案,虽然廉价,但限制因素较多,室内光线不能太强,否则对定位有影响。各个厂商空间定位技术方案不一样,很难去制定硬件规格。王聪认为,空间定位是技术问题,不是标准问题,标准无法解决技术发展问题,所以现在空间定位技术不适合标准化。

    再次,VR标准技术指标的科学性也是一大挑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华益认为,对于标准中明确的技术指标,需要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反复论证指标是否科学,技术指标需要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市场的实际情况。交互方式标准是一个典型,如果制定VR交互标准涉及交互使用场景、**度、响应速度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连应用层、物理引擎都需要重新定义。VR交互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凌感科技**研究员毛文涛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应用产生,现在去谈VR交互标准显得没有意义,就像纸上谈兵。

    *后,VR标准的制定只是开始,还需要执行、应用推广,以及标准应用的质量保障。标准发挥*大的作用在于应用,只有标准的严格执行,应用在实处,才能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有些标准虽然制定出来,却少有人执行,就像智能家居的标准一直难以得到实施,直到现在连互联互通的基础性问题都没能得到解决,所以光有标准是不够的,只有得到落实并且能够有质量地执行,标准才有现实的意义。所以在标准应用过程中,要对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予以一定程度的曝光,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认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原标题:VR标准的尴尬:国内产业将面临四大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 时事速递 行业标准 图片 显示设备 显示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